电子元件和机电元件都有电触点,两个分立触点之间的电通信称为互连。电子设备必须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互连,以实现预期的功能。
一个PCB作为整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法构成电子产品,必然存在外接的问题。例如,印刷板之间、印刷板和板外元件之间以及印刷板和设备面板之间需要电气连接。选择可靠性、可制造性和经济性最佳结合的连接是印刷电路板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外部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要根据不同的特点灵活选择。
blob.png
PCB 1的互连方式。焊接模式
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可以避免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缺点是不方便更换和维护。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元件外部引线很少的情况。
1.印刷电路板丝焊
这样就不需要连接器,只需要把PCB电路板上的外部连接点和板外的元器件或其他元器件直接用导线焊接牢固即可。例如收音机中的扬声器、电池盒等。
应注意电路板的互连和焊接:
(1)焊丝的焊盘应尽可能位于PCB边缘,排列尺寸均匀,便于焊接和维护。
(2)为了提高导线连接的机械强度,避免因导线拉脱焊盘或印刷导线,在PCB焊点附近钻孔,让导线从PCB焊接面穿过通孔,然后从元器件表面插入焊盘孔进行焊接。
(3)将电线排列或捆扎整齐,用线夹或其他紧固件与板固定,以免电线因移动而折断。
2.印刷电路板排线焊接
两块印制板由排线,连接,可靠,不易产生连接误差,两块印制板的相对位置不受限制。
印制板之间的直接焊接常用于连接两块夹角为90度的印制板。并且连接后成为一个完整的PCB电路板组件。
电路板互连模式2:连接器连接模式
在更复杂的仪器和设备中,经常使用插头连接。这种“积木式”结构既保证了产品批量生产的质量,又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为调试和维护提供了方便。如果设备出现故障,维护人员无需检查组件级别(即检查故障原因并追溯到特定组件。做这项工作需要很多时间),只要判断是哪块板异常就可以立即更换,以最短的时间排除故障,缩短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更换的电路板可以在足够的时间内修复,修复后作为备件使用。
1.印刷电路板插座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复杂的仪器设备。这样,印刷插头就从PCB的边缘开始制作,插头部分根据插座的尺寸、连接点的数量、连接点的距离、定位孔的位置等进行设计。从而与专用的PCB插座相匹配。
制作板材时,插头部分需要镀金,以提高耐磨性,降低接触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