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无卤知识介绍
化学周期表中 a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砷(At),统称为卤素。其中砷(At)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几乎不存在于产品中。前四种元素在产品中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尤其在聚合中。目前产品中使用的卤素化合物主要是阻燃剂:PBB、PBDE、TBBP-A、PCB、六溴十二烷、三溴苯酚、短链氯化石蜡;用作制冷剂和隔热材料的臭氧破坏物质:氟氯化碳、氟氯烃、氢氟碳化合物等。
危险:
塑料聚合产品中加入卤素(氟、氯、溴、碘)以提高燃点。其优点是燃点高于普通材料聚合,燃点在300左右。燃烧时会放出卤代气体(氟、氯、溴、碘),迅速吸收氧气,从而灭火。但其缺点是,当释放的氯浓度较高时,能见度会降低,从而导致无法识别逃逸路线。同时,氯气毒性很大,影响人的呼吸系统。此外,含卤物质聚合燃烧释放的卤素气体与水蒸气结合时,会产生腐蚀性有害气体(卤化氢),对一些设备和建筑物造成腐蚀。
PBB、PBDE、TBBPA等溴化阻燃剂目前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电子电器行业,包括电路板、电脑、燃料电池、电视和打印机等。这些含卤阻燃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恶英,可在环境中存在多年,甚至在生物体中积累终生,无法排放。
含氯氟烃会遇到主要被臭氧层吸收的有害紫外线。紫外线分解含氯氟烃,释放氯原子,将臭氧分子分离成游离氧分子和二氧化氯分子,从而破坏臭氧分子。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超过10万个臭氧分子。臭氧层的破坏会大大增加皮肤癌、白内障等眼病的几率,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此外,还可能造成粮食灾难,降低水生生物产量,形成“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因此,许多大型国际公司都在积极推动彻底废除含卤素材料,如在产品中禁止使用卤素阻燃剂。
目前,不同的产品对无卤:有不同的限值标准,例如无卤化学电线电缆的卤素指数为:所有卤素的值50PPM(根据法规pren 14582);燃烧后产生的卤化氢气体含量小于<100PPM(根据法规EN 5067-2-1);溶于水后燃烧产生的卤化氢气体的PH值4.3(弱酸性)(根据法规EN-50267-2-2);产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透射一束透光率60%的光(根据法规EN-50268-2)。在无卤多氯联苯中,溴和氯的含量低于900ppm,(溴和氯)的含量低于1500ppm。
双面板免费加费,四层板加急打样,厚铜电路板打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