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智能电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电表的产业转型,成为工业物联网快速发展的缩影。根据中商工业研究院的相关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收入将达到142.2亿美元,平均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0%,2016年为88.4亿美元,2017年为97.2亿美元。根据Navigant Research的报告,中国在2014年第一季度2020继续领先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装机超过4.96亿台,占全球总量的68.4%,并正在向下一代智能电表发展。
由此看来,中国智能电表行业已经全面落地。这是否意味着电表市场将趋于稳定?也不是。智能电表属于强制检定设备,到期后需要更换,更换周期一般为5-10年。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电网发布智能电网规划并开始大规模智能电表安装的时间点是2009年,这表明中国智能电表市场正处于集中更换周期。对于智能电表行业的供应链来说,无疑是沉重的利好消息!近日,富士通电子元器件(上海)有限公司管理部主任冯逸新,产品在公开研讨会上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智能电表行业是富士通长期关注的重点业务,未来几年市场潜力巨大。”为此,富士通引入了许多创新记忆产品。例如,FRAM铁电存储器已被广泛用作智能仪表中的标准存储器行业。它在中国,欧洲和北美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例如,威胜集团、海兴电力、林洋能源、伊通、西门子等主流电表供应商是富士通FRAM的客户
随着工业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对数据采集、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等数据环节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智能电表,在数据记录和存储中应考虑准确记录、非易失性、耐用性和其他要求。因此,智能电表解决方案提供商应考虑选择合适的存储产品来处理它。冯逸新说:“在需要准确记录和存储智能电表重要数据的应用中,富士通FRAM扮演着关键角色。例如,电表使用的重要数据需要以非常短的间隔(1-3次/秒)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确保在断电的情况下数据仍然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