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购物车0
TOP
Imgs 行业资讯

0

继UWB和蓝牙之后,音频也要进军室内定位?

2021-12-02 17:56:41
要说目前的室内定位技术,基本上UWB和蓝牙的势头最强,5G也开始了相关部署,但它们或多或少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为了突破卫星定位无法解决室内精确定位的挑战,最终国内某团队开始另辟蹊径,选择自主研发不同的技术路线。
Pler100芯片、模块、开发板和基于该芯片的基站/路由指引
今年9月,武汉大学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孵化企业陆贽导航发布了高精度音频室内芯片开普勒A100,以及基于该芯片的核心模块AM100S专用模块AM100、开发板AM100S-DEV和AM100-DEV、开发套件AM100-Kit和SDK。该芯片采用28纳米工艺技术,由陆贽导航自主研发。音频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易部署和隐私保护的特点,那么这种所谓的音频定位技术是如何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中实现定位的呢?定位精度与其他方案相比如何?
公制分类精度
音频定位是基于类似卫星定位系统的路口定位原理,只需要音频定位基站和音频定位解决方案终端(如手机或标签)即可实现定位。音频定位基站部署在室内空间并通电后,基站将向室内空间广播音频定位信号。此时,音频定位解析终端收到音频定位信号后,可以通过测量信号从不同基站到终端的传播时间来解析终端位置。
在室内定位中,最重要的指标是精度。目前,UWB是这个领域最好的。理想情况下可以达到分米精度(0.1m),而蓝牙和5G暂时只能达到亚米精度。据陆贽导航介绍,其音频定位方案精度可达分米级(0.2-0.8m)。
不仅如此,由于音频定位使用的是16.5kHz-23.5kHz的环保频段,并经过特殊编码调制,在目前高铁站、机场航站楼、会议中心的使用案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干扰和抗遮挡效果。但是室内定位场景多样复杂,没有任何室内定位技术可以宣称全场景覆盖。未来,音频定位技术需要在更多场景中验证定位效果。
基于音频定位原理,最小音频室内定位系统需要四个基站。室内音频定位系统复杂度低,定位精度高,单个基站可以覆盖30到50米的范围。在基站端,音频定位基站只需开机即可使用,部署难度和成本不高,后期维护成本低;在用户端,你只需要在手机上运行音频定位SDK/APP或者使用专用的音频定位标签就可以访问。与UWB相比,这降低了对用户端的硬件要求。
为什么选择RISC-V
RISC-V作为近年来物联网市场流行的架构,在各种场景中都有其“打卡”之处。那么陆贽导航为什么选择RISC-V作为芯片架构呢?
在接受电子爱好者采访时,陆贽导航表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自主可控是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目前在室内定位领域,UWB等核心定位技术由国外团队发起并掌握,音频定位技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业内自主研发的技术。为了让音频定位技术产业的应用基础稳固,道路导航必须选择从芯片入手。
在芯片的研发中,陆贽导航之所以选择RISC-V作为芯片架构,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在芯片行业,芯片架构的专利许可是目前行业受到约束的原因之一,而RISC-V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源芯片架构,对知识产权的限制较少,可以提高自主可控程度,降低应用风险。另一方面,包括室内定位在内的全球位置感知是AIoT时代不可或缺的感知内容,
目前,隐私保护再次成为热点。如果GPS和北斗定位之间存在隐私泄露,用户的大概位置就会被别人知道。但是室内高精度定位一旦发生泄露,对用户隐私的侵犯会更加严重。所以很多定位技术在一些场景下采用主动定位模式,用户侧可以选择是共享还是开启定位。导航音频定位中保护隐私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导航音频室内定位技术采用类似北斗卫星导航的广播方式:基站只负责发射信号,终端负责接收和计算,终端和基站之间没有交互。也就是说,所有的定位解决方案都放在终端侧,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与服务器还是其他用户共享位置,用户拥有隐私保护的主动权。
同时,也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互动广播模式,与其他室内定位技术不同,音频定位的用户容量是无限的。
总结
室内定位发展至今,实际上已经成为各大定位技术在精度、成本、落地速度等方面的竞争。据了解,基于开普勒A100的各类产品已经量产,即将覆盖南京南站56万平方米的室内区域,提供精度优于1米的室内外无缝导航,证明了在如此大规模区域的实用性。陆贽导航的音频定位技术在参数表现上是优秀的,但这种潜在的定位方案还需要在更多的场景中进行验证和落地,才能继续探索竞争激烈的室内定位市场。

高都电子,为客户创造价值!

双面板免费加费,四层板加急打样,厚铜电路板打样

X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