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集成电路市场的各种短缺已经司空见惯。其实除了IC,进口连接器产品的供应也很紧张。有内部人士笑称:“我以为我们会死在IC上,没想到会被连接器打败。”
据了解,进口连接器产品严重短缺的日本冲压终端制造有限公司(JST)的材料交付周期需要一年以上。目前他们的产能只能满足日系车企的需求。其他国际连接器品牌的交付周期也有所延长,有些需要18周或20周以上。
长江连接器有限公司运营经理何艳玲在接受E-fan.com视频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他们收到了很多国内外厂商的连接器产品需求,甚至一些日本厂商也在向他们求助,这让她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日本厂商一般都是从日本厂商那里采购备件,所以当自己国家有产品的时候很少从其他国家采购备件。因此,他们之前从未接触过日本买家。但是现在他们都是主动来找我们的,这说明连接器的短缺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在何艳玲看来,目前连接器产品缺货,对国内连接器产品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趋势来打造品牌,并与许多我们以前接触不到的客户取得联系。
她坦言,这对长江连接器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长江连接器是一家专业从事线对线板和线对线连接器的连接器制造商,主要从事进口连接器产品的国产化。据何艳玲介绍,长江连接器目前有28万个产品型号可以与进口品牌连接器进行Pin2Pin兼容,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如果是纯替代,会不会有专利问题?何艳玲的回答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连接器产品的专利保护期基本上是10年,连接器产品一开始通常是为一两家企业定制的。“当这款连接器产品普及并成为行业标准时,一般已经超过10年,也就是说专利保护期已经过去。当然,可能还有一些产品还没有过专利保护期。做好前期调研和专利规避工作。”她告诉电子发烧友网。
当然,何艳玲也坦言,今年以来,很多使用进口连接器产品的厂商都转向了国产连接器产品,其供货周期也因为材料价格上涨和国内停电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去年的4周延长到今年的8周。但总的来说,还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此外,在采访中,她特别提到,长江连接器将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慕尼黑华南电子展上展示其在工业、医疗、汽车、通信、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的连接器解决方案。感兴趣的工程师可以去长江连接器的展台,在展会期间与他们的工程师现场互动。
前述2021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将于10月28-30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开幕!展台以“融合创新”为主题,将聚焦5G、物联网、汽车、碳中和、第三代半导体、工业自动化、可穿戴、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热门技术应用。聚集国内外知名企业,吸引优质买家和行业精英,为蓬勃发展的华南电子产业带来创新和活力,为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现场展区将包括: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嵌入式系统展区、传感器展区、电源展区、测试测量展区、无源元件展区、PCB展区、连接器及开关展区等。同时,将建设“智慧出行展区”“智慧出行智慧工厂科技园”“硬核中国科技园”等特色展区,汇聚一批电子行业优质企业、地方优质企业和热点领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