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年里,全球半导体行业一直处于产能短缺的状态,汽车“坏掉”,汽车公司被迫停止工作,手机“缺粮”,消费者推迟预订新手机。在这个产能短缺的时代,上下游行业勒紧裤带,小心翼翼的度过每一天,同时玩着各种不可思议的游戏,比如晶圆厂产能拍卖。
拍卖能力
晶圆产能短缺是近一两年来半导体行业的一个关键话题。
根据趋势科技集邦咨询公司最近发布的世界十大晶圆代工厂Q1排名预测,从榜单中可以看出,今年十大晶圆代工厂的收入将同比增长20%,创造新纪录。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晶圆产能的短缺,各晶圆厂开始扩大生产。
例如,台积电将扩大5纳米和7纳米的生产能力;中芯国际今年将扩大8寸月产能4.5万件,12寸月产能增加1万件;力典正在加紧扩大8寸和12寸产能;世界先进的8寸工厂也将扩建;无锡华宏工厂将启动二期工程。
此外,据格芯,首席执行官路透社,汤姆考尔菲尔德还表示,公司今年将投资14亿美元,增加美国、新加坡和德国三家芯片工厂的产能。
但这些都是“远水”,解决不了近渴。
前一段时间,据报道,由于台积电的生产能力已满,没有多余的能力提供,客户报价暂停,新的订单暂时不接受。联电,世界先进,李店等。也开始提价,主要针对没有签合同的客户,幅度从15%到30%不等,有的甚至需要支付30%的预付款。联电表示,已签约客户的价格保持不变,但新的产能需求将采用新的价格。
愿半导体行业迎来新一波机遇?
晶圆厂涨价或许可以理解,但最近又出现了另一种“玩法”,竞价产能。
一个月前,据报道,去年年底铸造行业举行了产能拍卖,由一家制造商发起。2月后,IC设计方主动投标晶圆厂产能,提供产能投标的厂商由1家增加到4家,台湾省各大8寸晶圆厂全部参与。当时,台积电和联电等四家晶圆代工厂没有发表评论。
但现在,另一家外国媒体爆料称,虽然全球晶圆产能供不应求,但来自台积电的订单没有达到100%,第二季度仍有产能过剩。消息人士透露,台积电最近正在拍卖其在Q2的2021年剩余产能,最终成交价比平时高出15%-20%。中标人的具体信息尚未曝光。
孤立的证不立,但竞价或拍卖产能的消息一再曝光,想必不是所有人都在捕风捉影。
一个接一个,上升的声音
最近从驱动IC到电容电阻,从MLCC到光刻胶,几乎整个半导体行业,除了国产core的股票都在跌,没什么不涨的。
1.无源元件
今年1月26日,华, 新科,东莞工厂发生意外火灾,引发市场恐慌。大量紧急订单涌入旺诠,导致旺诠收到的订单比平均值增加了2倍多,交货时间长达4个月。旺诠曾暂停中国华,代理商的厚膜电阻订单,随后宣布恢复订单,但价格上涨了15%。
今年2月,一些代理商表示,世界上最大的电阻工厂郭巨将把华,代理商的电阻价格提高15-25%,新价格将于3月1日生效。这是旺诠宣布提价后,针对代理商提价的又一阻力厂商。
郭巨刚刚提高了价格,新科,华立即跟进。据台媒报道,由于各厂成品库存已售罄,华新科0603、0805、1206等大尺寸规格增加15%,0201、0402等手机、笔记本电脑通用材料增加10%。对于涨价的传言,华, 新科和官方不置可否,只说价格会根据市场供求变化。
2.无鞭笞
在iPhone产业链和前段时间德州暴风雪导致的大停电的推动下,对诺氟拉什的需求旺盛,供应紧张,所以诺氟拉什厂商也在计划提价。
从供应链来看,华国电和旺宏已经和客户谈过第二季度的报价,价格又涨了,涨幅在20%左右,远高于市场预测的3%-7%。华国家电力和旺宏均表示,价格上涨是由市场供求机制决定的,他们对价格上涨问题不予置评。
3.监控装置
单片机产能短缺已经持续了半年。从去年开始,单片机涨价的消息屡遭炮轰。刚过完年,单片机涨价的硝烟并没有消散,反而还在继续。
最近,包括义隆,盛群和凌通,在内的单片机制造商掀起了新一轮的涨价浪潮。除了再次涨价之外,还有消息称,他们要求下单前支付定金,甚至暂停接单。
盛群, 高国栋,总经理2月23日表示,客户对单片机的需求相当旺盛,整体订单一直到2022年,部分产品甚至停止接单。
义隆, 叶仪晧,董事长在当天举行的法律会议上指出,由于对单片机的需求旺盛,公司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提价。最近由于公司产品规划的考虑,年后单片机产品完全暂停接单,累计涨价至少跃升10%。此外,为了体现成本,凌通也开始了第二次涨价,累计涨幅达10%。
4.光刻胶
由于以前日本发生过地震,光刻胶的价格也上涨了。据业内报道,代表信越化学光刻胶产品的台湾渠道供应商重越,考虑到运输和相关成本的增加,将把新合约的报价提高10%左右。
崇岳后来证实,他去年与客户签订了长期合同。然而,由于晶圆厂的生产能力仍然短缺,一些计划提高价格以满足新的需求,但价格上涨范围仍在谈判中。
已经“玩完”的半导体
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产业链上下游没有人焦虑。在这股浪潮中,有的人在被发扬光大,有的人因为拿不到产能而紧张焦虑,有的人则在努力让半导体行业重回正轨。当然,也有人借机故意抬高价格,发布虚假消息引起恐慌。
无论如何,产能不足的问题解决后,随着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新一波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