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光能mobile phone”在国内手机市场蓬勃发展,众多厂商趋之若鹜,都以“轻充永不断电”为卖点。没想到,半年后,“光能Mobile Phone”见光就死了。央视播放完《揭开光能手机的神话》节目后,现场一片寂静。
就在人们认为“光能mobile phone”已经注定的时候,很多国际品牌手机厂商在这里卷土重来,三星, 夏普, LG等都推出了光能手机。“这是一项非常好的环保技术。光能手机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的制造商和市场。”负责手机测试的摩尔实验室总经理舒峦,告诉记者。
现在日韩品牌手机蜂拥而至
1月中旬,夏普在中国发布了一系列手机,其中包括一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手机。夏普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太阳能电池板手机使用的是翻盖屏幕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在阳光下充电。未来,夏普还将开发利用室内光线充电的手机。据悉,这款太阳能电池板手机在阳光下充电1小时可以支持6分钟的通话时间。但是记者走访了几家手机专卖店,并没有发现这款太阳能手机的影子。有店家表示,预计春节前后上市。
去年10月,三星在瑞士推出了太阳能充电手机“蓝地球”。机身背面有一块太阳能板,可以补充手机的电量。据说这种模型在太阳下暴露1小时后,可以袖手旁观2小时,连续说话10 ~ 15分钟。大约与此同时,另一家韩国手机巨头LG也在欧洲推出了太阳能环保手机,通过太阳能充电的后盖给手机充电。10分钟的太阳能充电可以为手机提供2分15秒的通话时间或3小时的待机时间。
曾经的国产品牌“见光半年”
三四年前在国产手机上上演的光能,外国品牌蜂拥而至。
2006年,恒基叶巍率先推出光能手机。“自2002年以来,恒基叶巍在光能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手机研发,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成效。其中,由于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研发工作一度被迫中止。”一位曾在恒基叶巍研究所工作的人告诉记者。通过电视直销,恒基叶巍推出的光能手机一度销售相当成功。
之后,国内很多厂商紧跟恒基叶巍:长虹, 华禹盛泰, 高新奇, 汇讯…光能手机也成为电视购物最受欢迎的商品。“只要有光,就不会停电”,“电力将永远持续,光能将永远是袖手旁观”.禁不住诱惑的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但很快发现光能手机并不像声称的那样神奇。光能的手机开始受到公众的质疑,而央视的报道则将其彻底打倒。
2007年11月,央视播出《揭开光能手机的神话》,其中委托摩尔实验室对华禹盛泰, 长虹, 恒基叶巍高新奇汇讯通信五部手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除了恒基叶巍的手机可以在阳光下20分钟后通话11分钟外,其他产品都不能通话,甚至有些手机无法开机。央视报告无疑是对光能,国内手机的致命一击,国内手机在这一点上趋于沉寂,恒基叶巍也是被溃败的大势所压倒。到目前为止,记者只听说有一家制造商生产光能手机,但记者在家电商店没有看到。
期待未来技术标准的出台
对于国产光能手机的失败,摩尔实验室舒峦,总经理表示,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第一,厂商良莠不齐;第二,宣传夸张。光能充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应急手段。在厂商的宣传中,变成了手机,不需要充电器;第三,人们对国产手机信心不足。他们认为外国品牌没有制造光能手机。国产手机有这个能力吗?”舒峦说,光能,国产手机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整个行业缺乏标准,然后是缺乏规范。"如果有标准来规范,那么情况可能完全不同."。
谈到光能,手机面临的问题,曾经在恒基叶巍研究所工作的人也认为,光能目前的手机行业标准严重滞后,甚至处于真空状态。国家对太阳能发电设备只有标准,对手机等小型数字太阳能产品没有任何标准,直接导致这个行业的发展没有任何可借鉴的依据。“我一直觉得光能手机很有用,所以期待尽快出台相关标准,让国内厂商有可能再次出击,确实有厂商在这方面有所积累。”舒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