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底和中国大陆首家芯片代工巨头中芯国际的顶尖技术人才梁孟松,曾透露,公司的7nm研发工作已经完成,预计2021年4月进入高风险的试生产阶段。
众所周知,7纳米工艺是晶圆制造领域的关键节点。如果中芯国际能够成功实现大规模生产,就意味着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更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芯国际加快升级进程的同时,一股“核心缺失潮”已经在全球掀起。
在2020年的年底,只有汽车行业面临芯片短缺的问题。但是,2021年初以后,晶圆的短缺已经从汽车行业蔓延到智能手机和游戏机行业。
目前,汽车巨头的很多工厂已经停工停产。美国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本已稀缺的芯片市场雪上加霜。
中芯国际7纳米工艺4月份进入风险试生产阶段
但是,这恰恰是中国芯片企业发展的好机会。晶圆的短缺对产业链上游有利。一方面可以获得比以前更多的订单;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市场份额,掌握更多话语权。
前几天,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芯片被美国商务部批准出货,高通和联发科向中芯国际抛出橄榄枝,这是利好现象之一。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芯国际趁热打铁,斥资12亿美元从ASML收购光刻机。
3月3日,中芯国际宣布,根据大宗采购协议,该公司已与荷兰阿斯麦集团签署了一份从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2日的12个月期间价值12亿美元的采购订单。
我知道根据中芯国际公司和阿斯麦,之间的大宗采购协议,前者需要向阿斯麦支付30%的首付款。剩余款项将在交货时支付。
要知道,由于《瓦纳森协定》及相关因素的影响,阿斯麦目前无法向中国企业出口EUV 光刻机。
因此,中芯国际购买的价值12亿美元的光刻机只能是DUV 光刻机
与EUV 光刻机, DUV相比,光刻机很难帮助中芯国际继续推动7纳米及以下高精度工艺的研发。但是,DUV 光刻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在中芯扩大国际成熟技术的生产线,起到提高产能的作用。
尽管EUV 光刻机仍不可用,一定数量的DUV 光刻机也可以帮助中芯国际实现产能和收入的突破。
更何况全球晶圆短缺越来越严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期待中芯国际给中国半导体行业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