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前言
在生产中,有些客户有时会见面,要求塞孔的一些洞,但他们不能完全填补。塞孔的背面是焊接的,并根据深度要求打开,通常称为“半塞孔”。据了解,这类客户将在这些孔中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探针打入孔中。如果孔中有太多的墨水或孔壁被墨水污染,很容易造成假开路,影响测试结果;如果塞孔油墨量,太少或没有塞孔,它将无法满足塞孔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塞孔的深度,并根据客户要求的深度在塞孔生产。从塞孔,常规绿油的经验可知,控制塞孔深度的困难不在于缺乏堵塞,而在于塞孔的深度相对较小,以及指定塞孔深度的准确性。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填洞或一定深度,然后塞孔背面不暴露,部分油墨被冲洗掉,达到一定的塞孔深度效果;第二,塞孔严格控制了深度,然后塞孔两边都暴露了。针对这两种类型方法进行了以下测试。
2实验方法
试验板厚度为2.4毫米,孔径为0.25、0.30、0.40和0.50毫米。采用平板丝网印刷机塞孔。试验完成后,在塞孔,和塞孔进行金相切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效果,测量铜暴露深度。
3结果和讨论
3.1开发参数控制塞孔的深度
测试流程:预处理CS表面塞孔(全)预烘两面丝印预烘曝光(11级,SS窗开CS 盖油)显影固化检验
图1孔中显影和冲洗油墨的深度
当所有的孔都被填满时,阻焊膜窗口表面上的塞孔墨水将被显影剂冲走并减少。开发控制参数主要通过开发时间控制塞孔的深度。实验结果如图1。在80年代的常规显影时间下,0.25和0.3毫米的孔可以洗去深度为0.5 ~ 0.6毫米的油墨,即露出铜,而0.4和0.5毫米的孔可以洗去深度为0.6 ~ 0.8毫米的油墨。因此,显影可以洗去塞孔的一些油墨。增加显影时间和次数可以洗去孔中更多的油墨, 但在同样的显影时间或次数下,很难洗掉孔径小塞孔孔中的油墨,因为孔径小显影剂不容易与油墨相互作用,所以孔中的油墨深度大,露出的铜部分少。
但是,这种油墨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孔中的油墨没有完全干燥,存在大量的溶剂,这些溶剂不被显影剂溶解,容易造成油墨污染板面,而且这些油墨不容易清洗和发现,给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在实际生产中,显影时间控制在80-120秒之间。在此期间,不同的孔径可以冲洗出不同的油墨,而小孔径可以冲洗出有限的油墨。如果客户要求塞孔深度为50%(以2.4毫米板厚为例),则很难实现。此外,精度和均匀性很难控制。
2.2 塞孔参数控制深度
测试流程:磨片CS 塞孔预烘SS曝光(17级,塞孔铝板作菲林)两面丝印预烘曝光(11级,SS开窗CS 盖油)显影热固化。
平面塞孔机的深度可以由许多塞孔参数控制,包括塞孔刀的数量、切割速度、塞孔压力等。主要规则如下:塞孔刀越少,塞孔;越少,塞孔,的切割速度越快,孔中的墨水越少;刮刀高度越高,即压力越低,孔中的油墨越少;此外,在相同的参数下,小孔径孔中的墨水较少。在这个实验中,经常需要调整几个参数以使塞孔深度满足要求。表1列出了塞孔效果,当塞孔的压力相对较小时,切削速度不同。
表1不同进给速度下的铜暴露深度(单位:毫米)
进给速度m/min0.25mm0.3mm0.4mm
101.341.160.89
301.511.341.18
501.651.491.32
测试结果表明,该井在开发前已经暴露,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是干净的板面,塞孔的深度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于0.25毫米的孔径,铜的暴露深度可以达到1.65毫米;而0.3毫米的孔约为1.49毫米;0.4毫米的孔在1.32毫米的范围内.图4是由塞孔参数控制的半塞孔的0.3毫米金相照片。如果你想让孔里的墨水少一些,你可以让切割速度快一些。此外,气源压力、铝片孔径尺寸和刮刀角度均可调节。
4结论
第一种方法依靠显影来冲走孔中的部分油墨,实现塞孔深度控制,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单的优点,但缺点是显影过程中经常出现油墨污染板面;深度受开发参数影响,因此很难同时达到最佳值,因为在生产中应同时考虑控制深度和板面开发的其他条件。此外,均匀性相对较差。第二种方法工艺较长,制造相对复杂。在批量生产之前,通常需要制作第一块板来确认深度是否合适,但不需要担心开发后会被污染板面。图5是两种方法制造的塞孔孔中的墨水的形状图。可以看出,在相同深度下,直接塞孔控制可以暴露更多的铜,这有利于客户测试。在生产中,笔者认为应根据产量适当选择两种生产方式方法,并进行适当调整,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双面板免费加费,四层板加急打样,厚铜电路板打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