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对于1.3点以上的连接,尽量使线路依次通过每个点,这样便于测试,并且线路长度尽可能短。
2.通孔应涂绿色油(设置为负双值)。
3.不同层之间的线路不应尽可能平行,以免形成实际电容。
4.布线应该是一条直线或45度的虚线,以避免电磁辐射。
在地线和电源线至少10-15毫升(用于逻辑电路)。
6.最好不要在电池座下面放置衬垫或间隙。垫子和VIL的尺寸是合理的。
7.考虑多种方法,如加强和挖空元素,以避免太多的辐射源。
8.功能块组件应尽可能放在一起,液晶显示器附近的组件如斑马条纹不应靠得太近。
9.尽量不要在引脚之间放线,尤其是在集成电路引脚之间和周围。
10.尝试连接多义线并增加接地面积。尽可能整齐地排成一行。
11.元件放电时应考虑结构,贴片元件的正负电极应标记在包装上和末端,以避免空间冲突。
12.振荡电路元件应尽可能靠近集成电路,振荡电路应尽可能远离天线等易损区域。接地焊盘应放置在晶体振荡器下方。
13.完工后,布线,仔细检查是否每一条连接线(包括NETLABLE)都是真正相连的(点亮法可用)。
14.目前,印刷电路板可用作4-5密耳布线,但通常用作6密耳线宽、8密耳间距和12/20密耳焊盘。布线应该考虑注入电流的影响。
15.安装、插入和焊接操作时,注意部件的均匀排放。文字排列在当前字符层,位置合理,注意定位,避免被遮挡,方便制作。
16.设计过程:a:设计示意图;乙:确认原则;c:检查电气连接是否完整;d:检查所有部件是否包装好,尺寸是否正确;e、放置组件;f:检查组件位置是否合理(可打印1);高:地线和电源线可以先部署;h:检查是否有飞线(可以关闭除飞线层以外的其他层);我:优化布线; J:再次检查布线的完整性;克:比较一下网络表,看看有没有遗漏;l:规则检查,是否有错误的标签;m:文本描述整理;n:添加纸板制作的符号文字描述;o:全面检查。
双面板免费加费,四层板加急打样,厚铜电路板打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