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来自日本电子行业的坏消息。除了少数例外,如佳能, 日本电子巨头本财年将亏损170亿美元。标准普尔将索尼和夏普的信用评级下调至BBB,仅比垃圾级高两档。
电子行业高管很快开始指责日元走强。但这是一个站不住脚的借口,不是理由。最近强势的日元并不是索尼在电视领域连续八年亏损的原因。也不是引进晶体管收音机、随身听、光盘和录像机的电子公司似乎失去灵感的原因。
竞争优势随着时间而变化
当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产品策略不好。日本企业和政府未能听取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两个启示。首先,随着国家的成熟,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将发生变化。在某个时刻,充足的熟练劳动力和廉价的资本和价格是竞争力的关键。接下来,产品和流程创新会变得非常重要。其次,产品政策不仅包括提供什么产品,还包括不提供什么产品。
电子元件
拒绝这两点,日本试图凭借廉价的资本和制造实力与三星等后来者竞争,而不是依靠产品创新。他们继续生产曾经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产品,但现在年复一年地亏损产品。在中,日本电子产品、消费音像产品和半导体的产值仍占40%。
此外,当公司破产和产品倒闭时,日本的做法往往是合并,有时是借助政府资金。他们的理论是,由于规模效应,三家失败的公司可以合并成一家成功的公司。在上个月申请尔必达破产之前,它是日本最大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制造商。这就是典型的想法。该公司是由日立, 日本电气公司合并而成,后来在三菱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部门
由于未能退出商业芯片市场,中和日本前20大半导体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从1990年的55%降至2010年的24%。日本通常将此归因于三星,但事实上,在同一时期,由于英特尔和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放弃商业化(651,275),美国市场份额从31%上升到51%。
产品创新至关重要
在音像时代,日本能够创造一种又一种革命性的技能和心态,但在数字时代却行不通。无论是个人电脑、智能手机还是软件,日本都不再处于领先地位。
部分原因在于日本公司制度的性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公司一直在花钱维持糟糕的项目,而新项目却缺乏足够的资金。根据卡内曼,的说法,在所有国家,公司往往就像输钱的赌徒,在赢回损失的钱之前不会离开赌桌。
正是在这方面,美国和日本公司结构的差异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美国,新兴技术通常是由新公司发起的,这些公司对旧技术没有财务或情感兴趣。在电视机或中电脑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多数公司已经不复存在。在中,如今美国排名前21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中,有8家在1970年还不存在,而就在10年前,有6家太小,不足以跻身福布斯500强
相反,在日本,50多年来没有一家新公司跻身于电子生产行业的领先企业之列。当新技术出现时,松下,索尼,夏普,富士或日本电气将成立新的部门。所以这些公司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犹豫不决,延缓了创造性破坏的进程。